【编者按】近年来中美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将此时的中美竞争与彼时的美苏和美日竞争做对比的言论也频频可见。中美竞争核心是什么?最终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美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开展这一轮新的大国竞争?2020年8月,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了《与中国竞争:一个战略性框架》(Competing With China: A Strategic Framework)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一种四模块分析框架,从市场、供应链、竞争和地缘政治斗争能力四方面评估当前的中美竞争,基于这四方面阐述了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优先级,同时用心理学中的悲剧五阶段模型分析了中美竞争的可能结果,最后基于四模块分析框架提出20项具体的美国/西方应对与中国竞争的政策建议。
核心要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半导体、软件、电信设备、大型机和数据库等方面谋求自给自足,并在过去几年得到长足进步。
●中国巨大的经济影响源于其占据全球众多产品的最大市场,众多产品的领先供应商,最强劲竞争对手,以及是西方主要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的独特地位。
●由于中国多维度的影响力,其已经超过了西方早期竞争对手形成的经济影响,并且将更难应对。
●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和中国政府近期采取的各项行动让西方集中关注对中国长期担忧对议题,如自主创新、国家安全、贸易逆差、商业道德等。
●在西方经营的中国公司和在中国经营的西方公司都可能在短期内受到政府和公众的严格审查。
●尽管中美紧张的关系可能缓和,但中美之间越来越像一场非赢即输的经济战斗,它将考验哪个国家更强大,哪个国家可能在具体行业更加繁荣。
●本世纪20年代可能是决定性的十年。为取得成功,美国及其盟国应着重于重新平衡全球供应链,增强竞争力,调整中国市场规模以及巩固西方的吸引力。
1 中美竞争并非是美苏和美日竞争的重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展开激烈的军事竞争,七八十年代美日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但最终都证实当时苏联和日本对美国的威胁被夸大了。相比而言,当前中美之间的竞争与美苏和美日大不相同。如图4所示,中美在国民经济竞争中,对美国而言中国有着最大的市场,最多的供应商、最强的竞争力以及是西方最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
图1 中国对全球领导力挑战并非是苏联或日本的重演
中国在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手机、钢铁等行业已经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制造业产值约占全球总产值的25%,是迄今全球最大供应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竞争者。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的非凡成就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模式成为一种替代性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这一模式是和西方模式截然不同的。正是中国在这四方面的不懈努力,使得中国与美国的其他竞争者与众不同,中国产生的其多维影响力使美国更难以直接应对。
采取行动,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带来的多维度挑战使西方很难做出强有力、协调性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图2展示了不同领域对中国挑战的态度。
图2 各领域应对中国挑战的优先级
●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对于苹果、波音、耐克、通用汽车、英特尔、好莱坞等公司而言,中国通常是其最大的非美国市场。离开中国不仅会减少销售额,而且会蚕食市场份额,损害美国长期经济竞争力。
●将中国视为主要供应国。长期而言,沃尔玛、戴尔、惠普、耐克等其他依赖中国制造的公司都支持减少依赖,但从短期来看,仍需要中国保持其供应链运转,如苹果公司。
以上两类公司与中国经济高度融合,因此倾向于保持与中国开展连续性和融合性合作,满足短期利益。但他们也明白,一旦他们作出不当行为,中国完全有意愿和能力影响他们的商业利益、利用其供应链脆弱性。
●将中国视为主要商业竞争对手。信息技术、电信设备、钢铁、玩具、纺织等行业的公司更愿意公开声明中国的“不公平”竞争,强调中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将中国视为主要军事或地缘政治对手。目前,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军事大国,美国在本世纪20年代很难再在该地区拥有统治地位。同时中国在亚、非、拉和东欧等地区的影响力逐步提升,西方对中国军事发展担忧也日益加深。
总体而言,中美在这四方面的全面竞争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陷入困境,因为往往对中国的经济打压通常是中美双方都受损害。当前中美经济中需要整合性/连续性的产业部门要比对抗性/脱钩性的产业部门多得多,这是大多数政府和媒体讨论中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的基本现实。
图3 当前中美需整合的产业比竞争的产业更多
2 偏向维持连续性,而非寻求变化
如图3所示,总结性的概括了中美之间倾向于连续性和融合性的产业分布,他们更愿意倾向于保持平衡现状。绝大多数行业(10个)都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5个行业都将中国视为主要供应商。相比之下,只有4个行业部门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其中的前三个涉及产品制造,这解释了为什么制造业一直主导着中国的政策辩论。
针对华为的行动似乎会改变局势,更好或更糟?
华为可以使用我们上述的四模块模型分析,考虑这些不同且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
1、对于英特尔、博通和高通等半导体公司(或Google等软件提供商),华为是主要客户。
2、对于许多国家的电信服务提供商而言,华为是主要的提供商。
3、对于苹果和三星等智能手机制造商,戴尔等计算机提供商以及爱立信和诺基亚等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是主要竞争对手。
4、对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华为被视为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但对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债权人和贸易伙伴。
制定使这四个领域都满意的政策几乎是不能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政府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在谈论中国科技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却很少采取行动的原因。但近期这种势头有所改变,美国和英国显然已经站在支持竞争、国防和人权的立场上,主张与中国华为开展更加直接的对抗。华为事件突出表明中美似乎进入了一场非赢即输的经济战斗,但有两项颇具争议的情况逐渐显现:
第一,美国仍在衰落,对华为的禁令是愤怒的美国在否认其衰落事实的绝望行动;
第二,华为在5G领域获得领导权是在向美国敲响警钟,它将刺激美国做出回应。
3 美国真的会衰落吗?
当前亚洲和西方许多人预测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者,尽管中国是否会占领全球主导地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运用上述四模块模型分析每个领域中国占领主导性的可能性。
●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可以成为世界各区域和领域的最大经济体,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其GDP保持强劲持续增长,并使美国的增长继续停滞。
●世界最大供应商。如果世界日益依赖中国制造和技术,那么权力向东方转移将会更大。
●世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果中国在全球技术领先地位上超过硅谷,将造成深远影响,因为IT几乎已成为每个行业的基础。
●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许多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倾向于支持中国强大的中央政府模式,以及其对互联网采取的管控措施。如果中国与美国的军事力量相抗衡,这些分歧很容易变得更强硬。
图4 美国或西方会遵循悲剧五阶段模型吗?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Kübler-Ross)开创了描述悲剧五阶段模型,尽管最初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死亡经常带来的情感变化,但此模型已被用于谈论我们如何应对各种艰难的生活经历。图4从美国视角分析了中美竞争,美国态度的五个阶段-拒绝,愤怒,沮丧,讨价还价和接受。当前,美国已经经历了第一阶段,正在处于第二阶段。
●阶段1:否认。当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时,许多专家预测中国在人民的开放和自由方面将变得更像西方。如今中国的发展模式并非如西方国家预想的那样,但美国许多政治家和思想领袖否认这一点。
●阶段2:愤怒。数十年来西方一直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抱有不满,但直到疫情爆发,第二阶段美国对华愤怒阶段才真正开始。虽然还不明确愤怒下将采取何种行动,但双方关系肯定在恶化。
虽然第3阶段并非会立马接踵而至,但鉴于目前中国的发展势头和未来潜力,如果继续按照模型演化,3、4、5阶段可能会呈现如下情景:
●阶段3:沮丧。如果未来承认美国不再是经济、军事、科学或媒体领域的主导力量,那确实将对美国带来压倒性的政治和文化冲击。
●阶段4:讨价还价。若第3阶段发生了,则美国接下来将通过各种形式的讨价还价部署新的任务和目标,如给中国让步势力范围,接受创新第二梯队的地位等。
●阶段5:接受。美国可能开始接受不承担全球领导者的所有责任并没有那么糟糕,同时寻找其他的方式找寻其民族意义,照顾好其国民。
模型中的3、4、5阶段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发生了,很可能对单个的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从长远来看,将在国防、能源和运输、银行、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保险、教育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对美国造成严峻威胁。
4 美国/西方复兴的四模块应对方案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其盟国影响力依然强大,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在国际社会被疏远的困境。美国应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制定有效战略呢?如图5所示,四模块模型可以帮助更好地厘清这些向好的变化势头,提升西方博弈热情。
图5 长期战略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重新平衡供应链的五个步骤
1、要求操作透明。要求美国和西方公司发布有关其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信息,提供透明度和可衡量的数据,以便追踪和更新。
2、提供财政激励减少依赖。加强生产多样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直接赠款或税收减免等直接财政刺激措施可能会加快这一进程。
3、利用消费者的力量。加强中国产品的标签化。如果“中国制造”的标签更为突出,则消费者可以就这些问题对他们的重要性做出更自主的选择。
4、关键领域寻求更大的国内生产。企业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是国家需要努力确保技能、能力和资源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社会需求,这将是减少对中国依赖的重要一步。
5、谨慎使用关税壁垒和国内手段。在更多的国际场合进行集体发言,表达西方国家的态度和方案。同时西方各国应以更加正式的合作方式抵制中国经济“威胁“”。
扭转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五种方法
1、扩大市场。尽管中国最终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其仍仅占全球GDP的15%左右。美国可以联合广阔的非中国世界,超过中国的世界经济占比。
2、利用英语。总体而言,讲英语的国家将比中国的GDP更高,美国在媒体、娱乐、软件、法律、教育和其他语言密集型领域可获得巨大机遇。
3、追求先进技术使用。国家不一定要做到最大才能达到最好,成为先进技术使用的领导者是保持独立的最佳方法。
4、强调互惠。长期以来,建立技术与市场准入互惠互利关系一直很困难,因为中国没有太多的技术能分享,而且很少有中国公司寻求全球市场准入。
5、集体发言。在更多的国际场合进行集体发言,表达西方国家的态度和方案。同时西方各国应以更加正式的合作方式抵制中国经济“威胁”。
提升西方竞争力的五项手段
1、优先考虑技术领先。确保在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研发。
2、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吸引并保留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3、加大与印度合作。加强与印度联盟,获得提供人才和市场规模。
4、减少美国的成本劣势。降低劳动力成本,创新和自动化来增加产量。
6、建立价值链思维方式。关注从原材料到组件、子系统、物流和相关生态系统的整个产业价值链。
确保西方模式更具吸引力的五项措施
1、尊重中国取得的成就。中国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这一成就不应被忽略。
2、成为世界级的用户。美国政府应以更好地满足其自身需求来帮助国内技术产业,如利用互联网。
3、吸收核心领域人才。以语言优势吸引高精尖科技领域的人才。
4、与盟友一起合作。中国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盟友,美国可以利用这一机会。
5、利用时间间隔。预计中国的人口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顶峰,然后趋于平稳和迅速老龄化。美国和印度的人口仍在增加并且相对年轻。
这20项建议涵盖了广泛的国家政策目标和方向,超越了整篇文章提到的许多利益冲突。如果是寻找硬脱钩的替代方案,那么这20项政策提议将受到大多数美国公司的支持。但基于当前美国深深的政治和文化分歧,以及国内政策的挑战日益加剧,美国很难保证采取有效的对策。
结论:本世纪20年代的大博弈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中西关系会因长期的冷战而平静下来,还是加剧保持警惕?在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两个伟大的竞争对手在经济甚至文化上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二十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要赢必须要靠自由、民主和联盟。但我们也应该问自己:“我们可以从中国有效利用美国这么一个强大且实施战略性接触的国家中学到什么?从经济上讲,中国显然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投资自身并利用西方商业利益,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将一个贫穷国家提升为全球超级大国。鉴于其发展的速度,也许中国也有一些东西可以教于西方。一个新的“大博弈”正在上演,但是谁会发挥得更好?本世纪20年代似乎可能是决定性的十年。
编译 | 杨乐/赛博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由赛博研究院出品,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于赛博研究院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赛博研究院”公众号。